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办事服务 > 重点领域服务 > 公用事业 > 文体休闲 > 公共体育事业服务 > 正文
关于印发营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
  来源:市府办文电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9日
打印网页 关闭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
  现将《营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九日
  营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
  全民健身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进一步发展我市全民健身事业,构建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为主要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坚持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体育,逐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建设“和谐营口、健康营口”,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促进营口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
  (一)群众健身意识普遍增强,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市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群众的基本生活方式。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51%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身体素质明显提高。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二)全民健身体育组织网络健全。健全市、市(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社区和行政村有指定人员负责全民健身工作。各市(县)区按规定设立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要大力发展社区健身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类民办非企业俱乐部。到2015年底,全市各级体育社团总数达到 100个以上。不断强化以体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以体育社团为主线,以健身站点为阵地,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骨干,覆盖广泛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
  (三)科学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方针,努力构建包括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宣传教育、竞赛活动、体质测定为内容的六大服务体系,做到体育与教育结合,体育与文化卫生结合,体育与旅游结合,实现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依托社区医院、农村医疗点、体检中心建立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上岗、考核制度,市每年组织两期,各市(县)区每年至少组织一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要求学校体育教师、各级全民健身组织的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每年新增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500人,到2015年底,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登记数量达到4200人。逐步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岗位设置。结合营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立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
  (四)公共体育设施有较大发展。按照省政府对各市全民健身工程建设要求,逐步完善城乡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好沿海、沿河、沿山、沿路健身带,拓展公园、广场的体育功能,建设一批适应青少年运动的专项体育场地。倾力打造全运会全民健身精品工程。完善以公园为中心,以广场为重点,以健身带为连接,以健身站点为阵地,辐射城乡的全民健身场地布局。
  1.在市主城区、鲅鱼圈区和大石桥市各建设一个拥有“一场三馆”的奥体中心或体育中心。在北海新区规划建设一个不小于1万平方米的市级全民健身中心。
  2.每个市(县)区建设一个具有国民体质监测功能的市民健身中心(或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心)。
  3.每个乡镇建设一个30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广场,有条件的要安装照明设施。
  4.每个街道建有一个1500平方米以上的健身广场或600平方米以上的室内体育活动场所。
  5.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行政村完成建设任务。
  6.拓展各类公园、广场的体育功能。在所有公园内开辟配备专项体育设施的健身活动功能区。增设社区全民健身站点,完善公共体育场所健身器材,城区公共体育用地达到健身器材全覆盖。
  7.建设“七河五山”体育公园。“七河”即市区辽河、民兴河,鲅鱼圈区沙河、红海河、二道河、熊岳河,盖州市大清河。“七河”要逐步建成沿河健身带。“五山”即鲅鱼圈区碧霞山、青龙山,盖州市小房山、北海鹤阳山,大石桥市蟠龙山。“五山”逐步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健身公园。依托“七河五山”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步道、登山道等,安装健身路径和适应青少年运动的场地设施,建设成休闲、娱乐、健身一体的健身体育公园。
  8.打造“百里沿海健身绿道”。根据营口“百里滨海生态城、百里海滨景观带”规划,以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沙滩排球场建设为重点,完善鲅鱼圈区月亮湖健身公园、山海广场、世纪广场、碧霞山公园,北海海滩娱乐场,辽河公园西段、民兴河西段等百里沿海关键节点健身场所。规划建设百里沿海健身路径,形成百里沿海健身绿道。
  9.打造全运会全民健身设施精品工程。鲅鱼圈区已被省体育局确定为十二运全国群先学习观摩地区。为此,要进一步打造全民健身设施精品工程,完善鲅鱼圈区碧霞山公园、月亮湖公园、世纪广场和市民活动中心健身场地设施,加快体育中心建设和健身站点建设,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10.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中心和营地建设。建设户外健身营地1个,笼式足球场10个,标准篮球场20个。
  (五)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每年组织有规模、有影响的市级健身活动不少于20项,市、市(县)区级健身活动不少于12项。各市(县)区每2年召开一次全民健身运动会暨体育大会,各行业协会、单项体育运动协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健身活动。学校每年要召开一次运动会,学生在校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办好各级各类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三、工作措施
  (一)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各级党委、政府要围绕省委、省政府开展的“迎全运、爱家乡、建辽宁”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好各级主题教育活动。各种媒体借助“全民健身日”、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体育活动加强宣传,开辟专栏普及健身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参加体育的社会风气。
  (二)加大各级财政全民健身事业投入。市、市(县)区政府要认真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要求,把全民健身工作作为各级政府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三)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设施。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国务院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82号),将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统一安排。新建居民区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和建设相应的文化体育设施。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依据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公共体育设施。继续实施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重点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水等自然条件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健身步道、登山道等户外运动设施。积极探索体育设施建设和使用的新模式,保证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设施定时向公众开放。各市(县)区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
  (四)积极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对社会力量兴办的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要在注册登记、工作指导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引进和培育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
  (五)不断丰富健身活动内容。以学校为重点,抓好青少年体育;以社区为重点,抓好城市体育;以乡镇、村屯为重点,抓好农村体育。围绕“全民健身与全运同行”主题活动,大力推广科学健身方法,开展迎新长跑、百万群众上冰雪、“迎全运、走沿海、爱家乡”万人徒步走、环明湖自行车、“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太极拳(剑、扇)、登山、轮滑、草根足球、三人制篮球等“十大品牌”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进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排球等项目开展。积极做好职工体育、青少年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妇女体育工作,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社会化、生活化、多样化、科学化、制度化。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区、各部门依照本计划,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落实政策保障、编制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各市(县)区体育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责任,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各级全民健身组织要依据本计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二)列入政府目标考核。要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区、社会事业发展等考评体系,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各级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市及市(县)区体育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营口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市直各部门 国家各部委 国内各省政府 省内各市政府 中省直及其他
主办单位:营口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营口市信息中心 通用网址:中国营口  
网址:www.jsxkry.com www.yingkou.net.cn
地 址:营口市新联大街东1号 市政府1023 邮 编:115003
辽ICP备:05015497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