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国务院出台《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自此辽宁自贸区尘埃落定,成为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又一国家战略。 新设的7个自贸试验区,将继续依托现有经国务院批准的新区、园区,继续紧扣制度创新这一核心,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辽宁省主要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的要求,着力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 如何充分把握这一政策利好,及时推动实施各项政策创新,对助力我省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经验表明,随着自贸区的设立,自贸区内相关的政策可在多方面给予企业众多的便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在自贸区成立,促进了经济发展。因此,应当加快研究制定符合我省特点的各项自贸区创新政策,培育出一批发展良好的企业,从而带动我省经济结构的转型,助力我省振兴发展的目标。 一、辽宁自贸区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融资租赁支持辽宁自贸区发展的难点。 辽宁作为一直面临资金瓶颈的重化工业地区,既有借鉴前两批自贸区可复制经验的优势,也面临更高标准的差异化发展挑战。从上海、天津等自贸区的试点经验来看,融资租赁业已成为推动自贸区创新和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2017年3月,辽宁自贸区沈阳、大连、营口三大片区密集发布融资租赁优惠政策,辽宁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迎来重要的历史机遇。我省融资租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下: 一是信息互通不畅,缺乏社会普遍认可。上海、天津、深圳 三地作为融资租赁行业集聚地的优势不断增强,长期以来,由于市场对融资租赁的重视度不足,我省未形成完全市场竞争氛围。受宣传力度、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融资租赁业务还缺乏社会的普遍认可,限制了融资租赁业务的广泛开展。缺少复合型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 二是过分注重融资功能,资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功能作用发挥不足。融资租赁公司以售后回租为主的"类信贷"业务不可持续。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对承租人抗风险能力的评估相对于银行机构来说,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加上异地发展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部分融资租赁公司经营风险逐步暴露。 三是资金来源渠道少,成本负担较重。融资租赁公司中除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来源渠道相对较多外,其他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主要是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来源十分有限。 (二)辽宁自贸区的软环境建设有待提升。 一是随着自贸区的设立,我省招商引资将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况,涉及到更广行业、更多国家、更深层次的招商工作。 二是在我国已设立的十个自贸区中,全部建成相关的门户网站,并在网上公开各自贸区办事流程、优惠政策、自贸区建设情况等信息,增加各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注册申请、审核、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便捷程度。目前,辽宁自贸区的沈阳、大连、营口片区已开通了门户网站,但在信息公开量及阅览便捷程度等方面与其余自贸区门户网站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三是贸易平台有待拓宽。上海自贸区已和智利、澳大利亚、捷克、伊朗等十余个国家签约开设了国别(地区)进口商品中心(简称"国家馆"),馆内不仅有该国日用品、饮料、食品等展销,还有工艺品、能源矿产、先进科技等众多展区,更兼具商品展览、贸易洽谈、文化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极大促进了跨国自由贸易的发展。我省目前仅有若干进口商品直销中心,且侧重于日常生活用品的销售,在对外贸易交流的广度、深度上均与上海差距甚远。 二、关于加快辽宁自贸区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推动辽宁自贸区融资租赁的发展。 一是加大宣传,搭建融资租赁互联网交易平台。通过网络、媒体、培训对接会等方式,不断加大对融资租赁业务模式、发展前景、政策优惠等方面的宣传力度,提升融资租赁的社会认知度。同时,学习上海融资租赁交易所经验,融合"互联网+"思维,搭建联合制造方、使用方、服务方、咨询方共同参与,具备区域和行业特色的融资租赁互联网交易平台,协助融资租赁公司与实体企业安全对接,降低信息成本,真正以金融科技革命带动融资租赁行业在辽宁的创新发展。完善自贸区内融资租赁产权登记和征信系统接入等服务。 二是创新发展,拓宽融资租赁公司资金来源渠道。鼓励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对自贸区内融资租赁公司的支持力度,开发与租赁业务相关的创新型产品满足市场需求。鼓励银行按比例发放融资租赁专项贷款,利用外汇储备委托贷款支持跨境融资租赁项目。支持借用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小额、分散的融资租赁市场。探索在辽宁自贸区内建立融资租赁产业发展基金,专项支持产业发展。 三是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针对融资租赁业务需求,创新思维,积极引进金融、贸易、财税、会计、法律、项目评估等各类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推动融资租赁业的发展。 (二)优化环境,推进辽宁自贸区建设。 一是鼓励辽宁自贸区内第三方招商引资平台及中介机构的建设。建议搭建第三方招商引资平台或培育第三方中介机构,以缓解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压力,提升项目开发效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在自贸区内设立投资顾问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第三方招商引资平台,鼓励境内外商协会、经济组织等中介机构引荐境内外客商来我省自贸区投资,并可与投资中介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对其有效引入的投资资本按一定比例予以奖励,以促进我省自贸区招商引资工作的进展。 二是加快完善自贸区门户网站等建设工作,彰显自贸区政策信息公开、透明、高效、便捷的特征。 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其门户网站上除设有信息披露、政务公开、办事指南等板块外,还特设了"投资办事直通车"入口,并按照不同性质企业详细解读了办理的流程、所需材料清单、办事地点及办理最长工作日等,还详细说明了所需材料清单中原件、复印件的份数。此外,各自贸区门户网站除了最基本的简体中文版、英文版外,还根据各地所重点面向的国家而设置相应语言类型。如上海自贸区增设有日语版式,陕西自贸区则额外设置有俄语、韩语模式,广东、福建等因为面向港澳台地区而增设有繁体中文板块等。 建议我省充分吸收学习各自贸区网站建设的经验,积极完善沈阳、大连、营口自贸区门户网站建设,及时公布我省自贸区相关政策措施及办事流程,及时更新网站信息。此外,还可针对我省重点倾向的国家开设相应版式,如德语版、俄语版、日语版等。同时,推动设立辽宁自贸区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我省自贸区优惠政策及区内动态,扩大我省自贸区知名度,加快我省自贸区的发展。 三是积极构建贸易合作平台,扩大我省对外交流程度。 积极构建各种贸易交流平台。结合我省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航运服务、金融商贸、航空装备等行业,组织召开相关行业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博览会等,加快促进双向投资合作。通过贸易洽谈会、博览会等方式,吸引国内外企业,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等来沈交流商榷,积极引入国外资本。 建议通过设立外国"国家馆"的形式,打造商品展览、进出口贸易及文化交流的综合平台。注重与各国贸易主管部门进行协商,以建设各国"国家馆"类综合性贸易文化交流中心的形式,促进我省自贸区的发展。充分发挥所处的区位优势,可优先引入俄、日、韩、蒙等国"国家馆"。同时,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协商,建设相应国家的"国家馆",使我省自贸区建设与"一带一路"战略相互融合,互为助力。 鼓励区内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贸易,瞄准高端先进制造等产业,融入世界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助力我省制造业升级。
|